close
<<散戶兵法:祖魯法則>>
這本書,散戶一定要看!!
Jim Slater這位英國的投資大師在46歲破產後,深潛17年研究股市心法,63歲時再出江湖,68歲時已賺回比破產前更多的財富。
書中的筆法不同與其它投資書多是大師成名後的操作,讀起來雖是深深感到贊同,但對於散戶總有些隔閡感,Slater由破產東山再起,內容更適合小資金起家的散戶,簡單明瞭的心法卻令人有被雷轟到的感覺,如果,早個半年,或許我可以省下不少學費..。
Slater在書中提到11項選股原則:
第1到5項是無論如何都要符合的標準,6到8是有最好,其中有1個不符合都還可以勉強接受,最後3項是可以妥協部分。
1. 每股盈餘持續五年成長:每年持續成長至少15%,重點是要找到"成長"的公司,若是因為新因素使盈餘大幅提高,使歷史盈餘的重要性降低,那較短的紀錄也可以接受。
2. 和成長率相比,本益比不高:預估本益比<0.75預估成長率,若有2支股票,一支預估本益比20倍,成長率30%,和另一支預估本益比30倍,成長率20%,顯然前者比較安全。
3. 董事長的聲明樂觀:一看到這個...就讓我想到某家總是"持平或微幅成長"的公司....ㄜ...
4. 強勁的流動性、低債務、高現金流量:當然,財務穩健,本身就是造錢機器的公司,不用一直燒錢最好。
5.公司有競爭優勢。
6. 有轉機或有題材:有題材,人才會有買的慾望。
7.低總市值(股本小):大象不會疾奔,股本小才容易飆。
8.股價相對強度高:股價要比大盤強勢。
9. 股利率不低。
10. 合理的資產部位。
11. 經營階層的持股比重高。
今年玩過一支3534雷凌,死得慘不忍睹,這家是WLAN晶片的領導廠商,買進原因是"覺得"很不錯,可能當股王,結果買在287元,砍在164元,今天這支收139元。
現在我試著套用祖魯法則來分析這支,第3~10項都有,我只針對前2項最重要的作探討:
EPS 成長率
1. 近5年EPS: 92年 -3.96
93年 1.05 NA
94年 6.67 561.9%
95年 8.18 19.71%
96年 11.82 41.59%
除去93年、94年,以95、96年的成長率平均(偷懶一下..Slater說用"複合")=(19.71% + 41.59%)/2 = 30.65% ==>97年預估成長率,預估EPS=15.39元
依公司派的說法,97年可以成長40%,也就是EPS= 11.82*(1+40%)= 16.49 元
2. 和(預估)成長率相比,(預估)本益比不高:
這支在4/8 剛上市時是188元,若以公司派的預估成長40%來看,當時的預估本益比是 188/16.49=11.4倍=0.285倍預估成長率,完全符合Slater 預估本益比<0.75預估成長率的標準。
然而在4月公佈Q1財報後,情勢開始有所轉變了!
按預期97年要賺16.49元,若Q1~Q4平分所有quota的,Q1應賺 4.12元,但Q1季報公佈只賺2.27元,因為匯損9900萬元,好吧,加回匯損,EPS=3.27元,今年當他賺3.27*4=13.08元
相對於96年的成長率=(13.08-11.82)/11.82= 10.66%,而當下的股價287元,預估本益比=287/13.08=21.94,顯然,股價並沒有低估。
好吧,再阿Q點,就當他全年還可以賺14塊好了,預估成長率=(14-11.82)/11.82=18.44%,預估本益比=20.5,本益成長比=1.11倍,X的,也不像是便宜貨啊,當初怎麼會覺得他是高檔盤整,蓄勢再攻咧?
到了Q2財報公佈只賺2.13元(加計配股,股本變大),還加毛利率衰退了5%,靠....成長率是負的咧,那會怎麼死就更別說了......
恨啊....若此書早半年出,我斷不至有此失啊!!
全站熱搜